湖里区将规划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集群”
时间:2024-10-10 10:16

  “两岸融合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首批签约35家入驻企业

  七部门签订《关于强化湖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作为厦门市“知识产权嘉年华”的重要分会,23日上午,在厦门知识产权CBD,湖里区召开“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专场主题活动”,“两岸融合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首次亮相,35家协会与企业签约入驻意向书,湖里区人民法院等七部门签订《关于强化湖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强化跨部门合作,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

  依托服务平台打造“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集群”

  在湖里区召开的“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专场主题活动”中,“两岸融合大健康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被首次提出,主办单位对服务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做了详尽的说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将突破25万亿元以上,大健康产业已被众多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和科学发展。习近平曾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前,国家正处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结合福建省实际,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作为两岸融合先试先行桥头堡的厦门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主办单位表示,在时代的机遇面前,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集群”。即:

  1、建设一个两岸融合的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2、打造一个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基地(产业集群)。

  3、打造一个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研究院。

  4、打造一个两岸融合大健康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

  据悉,服务平台包括产业信息发布、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转化、知识产权维权、新产品展示、交易撮合、产业融合等功能,通过为相关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线上平台:有效整合两岸医疗、养生、养老、康复等广义大健康资源。会上,35家协会与企业签约入驻意向书,成为服务平台首批35家意向入驻企业。

  七部门签订《关于强化湖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及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推进厦门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深化湖里辖区(含自贸片区)司法机关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湖里区人民法院、自贸委综合监管和执法局、东渡海关、厦门邮局海关、厦门机场海关、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湖里区文化和旅游局在活动现场签订《关于强化湖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以提升跨部门纠纷协同治理效能,强化知识产权维权工作。

  通讯员 阮腮媚

  审核 王合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