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08-03-01-2020-001 主题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 号 厦市监[2020]1号
生成日期 2020-04-01
标 题: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
内容概述: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4-01 11:21
字号: 分享: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总局、省局的有力指导下,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严格实施安全监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质量提升,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贯彻全市招商大会工作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55条措施,为企业提供市场监管全职能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惠及企业超过5万户次,经济日报等18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报道。

——市场主体准入进一步放宽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内,其中,设立登记1天;上线“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设立登记系统”,实现企业设立“一趟不用跑”。全年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3.76万户,共有存量商事主体66.36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82%、14.14%。加快许可审批改革,共受理审批食药类申请件8.39万件,受理审批质监类申请1.82万件。

——知识产权培育进一步强化。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万余件,同比增长20.6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1.8件,居全省首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商标有效注册量累计近33万件,超过福建省总量的1/4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全市专利权质押备案76笔、质押金额6.7亿元。金融创新成果被《中国知识产权报》头版头条报道,人民网等10余家中央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知识产权金融“厦门模式。火炬高新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我市通过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中期考核。

——信用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敦促49.8万户商事主体完成年报公示;牵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检查企业1.8万家;信息公示平台实现登记许可、日常监管、行政处罚的全链条信息归集,公示许可信息20.2万条、抽查结果信息5.8万条、处罚信息3万余条;对2万余家商事主体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行政约谈企业4392户;对9534家商事主体实施名称剔除,强制退出。扎实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协助组织部门推动组建非公党组织1321个。

——帮扶企业成效进一步显现。国家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落地厦门,114个进口非特化妆品取得国家药监局备案电子凭证,大嶝市场试点销售部分台湾特殊商品第一批“正面清单”有序落地。协调获批国内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上市,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大博医疗获省局加快审评审批,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在科创板上市。运行总局动产抵押登记网上平台,办理动产抵押登记328件,助力企业融资金额93.4亿元。 

严格安全监管,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食品安全稳中向好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2年)》,明确未来三年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目标、任务、路线图和具体措施组织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深化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私宰猪肉、规范网络订餐、保健食品行业治理和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深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核准发证的小作坊抽检覆盖率100%。通过提升,1家小作坊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4家小作坊选为厦门特色食品品牌。“一品一码”追溯监管体系纳入近6.76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3.2万种食品,在省局考核中名列前茅。12家新创建的“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通过验收,圆满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600余家食堂完成建设“雪亮厨房”,全市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覆盖率超过80%。指导网络订餐平台投放外卖封签230多万个,下线问题入网餐饮单位2万多家21个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圆满完成海峡论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44项重大活动保障。食品安全抽检2.8万批次,合格率98.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处置不合格食品367批次,查办食品安全案件386件,罚没金额10546万元全市未发生等级以上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厦门市农村集体聚餐多元化治理模式”、“月月十五查餐厅”、“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和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在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评选中获奖。

——药品安全监管稳步推进。开展“安全用药月”活动,日常监督检查两品一械企业4000余家次,飞行检查药械企业202家,撤销20家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证书,开展疫苗配送企业和接种单位、“4+7”集采试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眼视光医疗器械等重点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18家三级医院开展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等级评定,抽检药品1005批次、化妆品157批次,监督销毁家庭失效药品7100公斤,公众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药品综治考评位列全省第一个档次。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开展。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专项治理、“清网行动”等,及时排查隐患,有效管控风险。实施电梯维保质量抽查、维保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及电梯安全管理提升行动,强化电梯维保企业和电梯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全力做好新装电梯监督检验、积极果断处置地铁吕厝站电梯被淹抢修,保障地铁二号线按时通车。96196电梯安全应急处置中心接听电话3182起,处置电梯故障811起。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监督抽查我市2553批次工业产品,合格率99.34%,并对53家企业开展不合格后处理工作,实施闭环监管;完成7163批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前移监管关口;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攻坚行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等专项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风险。

(三)规范市场秩序,大力促进公平竞争

——加强价格监管。扎实开展涉企收费、电力等领域价格检查,督促电网企业及转供电主体完成清退款1.44亿元,巩固降本增效成果。以医疗、猪肉、教育等民生价格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查办价格违法案件67件,处罚金额690余万元。

——强化竞争执法。贯彻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组织开展防范和制止借主题教育搞不当营商活动暨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依法查处结案40件,处罚金额638万元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6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被省扫黑办评为“2018年度福建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地实施,全市共审查增量文件328份、清理存量文件578份。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牵头全市“双打”工作,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行动,查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473件,在全省综治考评中“双打”工作位列第一。专利行政执法在全国158个城市中名列第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在73家工作站中名列第四。出台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组织开展2019网剑行动等各类网络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线上、线下检查网站、网店及其经营者12.26万次,立案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75起,案值439.36万元,提请关闭厦门非法主体网站90家。在全省率先出台《网络交易无照无证经营主体信息核查处理办法》,对60家厦门非法主体网站进行在线提示。

——维护消费维权合法权益。实现12315一号对外,登记各类咨询投诉举报信息14.5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65.14万元。拓展网格化社会维权网络,企业自主和解纠纷占投诉总量的12.54%。我市在中消协发布的2019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强化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开展“螃蟹绑大草”等水产品称重行为专项整治,立案查处69起,人民网、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开展房地产、汽车销售等领域合同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有效规范相关领域的合同格式条款。监测媒体广告99.75万条次,五大类严重违法率0.07%,总违法率0.98%,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广告得到有效遏制跨部门综合执法工作向纵深推进,组织开展跨部门专项联合执法行动23次,立案查处12起。对电子秤、加油机、定量包装商品等领域计量欺诈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市场计量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四)加强质量工作,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我市作为全国十个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之一,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牵头全市66个部门和单位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强市、质量惠民的导向效应更加凸显。鼓励支持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累计1152名首席质量官获证,数量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启动第五届厦门市质量奖评定工作,新增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提名奖企业1家;全市共兑现名牌奖励金297万元。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标准制、修订工作加速推进,新增国际标准1项,国家、行业标准178项,福建省地方标准17发布厦门市地方标准23项,厦门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12项。兑现标准化战略资助资金3951万元。第八届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联合国贸易与运输地点代码年会在厦门顺利召开。完成计量器具强制检定8.6万台件,为企业减负1114万元。联合生态、公安交警部门现场抽查机动车安检机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35家,认证与检验检测的公信力和有效性有效提升。

(五)注重基层基础,有力夯实履职根基

——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系统938名党员干部全程参加学习教育,组织学习教育活动103场次各级领导带头读书、带头讨论、带头检视问题、带头抓好整改落实。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查找的15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狠抓廉政教育、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执纪、持续纠正“四风”,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阵地管理和导向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精神,组织召开全系统窗口作风建设推进会,狠抓问题整改,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法治建设不断强化。积极推动立法进程,《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出台。梳理并公示702部执法依据和971项权责清单,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立足机构整合实际,理职责、立规矩,制定出台处罚案件审核、案件集体讨论、法律顾问管理等多项重要制度。对外聘请八支专业法律顾问团队,为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

——信息化及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加强编写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智慧市监综合管理平台(一期)项目建设。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获批国家局、省局立项13个,争取项目补助123万元;市局科技新项目立项19个,下发补助50万元。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正式获批;国家物流包装产品质检中心(福建)顺利通过验收,为国内物流领域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食药检院成为全国第二家获得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机构资质的检验机构。

——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选拔任用干部69名,开展交流轮岗、挂职210。稳妥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完成职级套转621职级晋升196名。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7279人次,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局在全省药品法规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市场监管执法电子取证大比武团体赛、个人赛均获第一;企业注册登记窗口获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成立工会联合会,组织开展健步行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

一年来,机关党建、效能建设、应急处置、新闻宣传、财务装备、后勤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保密、老干部、工青妇、综治、计生等工作及各事业单位,紧紧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43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5号 闽ICP备16018877号-3 网站识别号:3502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