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08-03-01-2025-001 主题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5-03-17
标 题: 2024年工作总结
内容概述: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17 14:42
字号: 分享:

  (一)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6.98万户,同比增长3.45%,其中企业6.83万户、个体工商户10.15万户。全市实有经营主体94.18万户,同比增长3.13%,其中企业47.66万户、个体工商户46.39万户。

  ——市场准入提质增效。稳妥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入选全市改革创新最佳案例。“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拓面增效,推动11个部门集成联办,96个高频事项“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深化全周期证照便利化改革,率先全省实现港澳台居民、永居外国自然人商事登记全程网办,“企业开办”网办率全省第一。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覆盖税务、招投标等16个场景,累计用量超 255万次。

  ——公平竞争环境不断优化。报请市政府常务会集体学习《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纳入市政府政策性文件统一审查范畴。牵头开展全市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首次组织市对区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专项评估。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全国首个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高效运作,4件并购案获反垄断审查批准,总标的额126亿元人民币。落地全省首单商业秘密保险。

  ——助企帮扶及时精准。出台落实国务院一揽子增量政策10条措施,惠及经营主体9.1万家次。实施企业信用快速修复,核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8892家个体户享受“免申自动修复”。率先全省发布精准帮扶个体户的15条措施,培育福建省“名特优新”个体户104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114家。引导27家电商平台开展流量扶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守护行动。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225起,办理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231件。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打开新局面

  ——消费维权效能持续提高。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挂牌成立(加挂消保委秘书处牌子),出台消费维权工作规范,制定民宿、家装、婚庆等6个行业消费示范文本10份,成立同安区消费环境协同治理中心,指导发布全省首个住宿服务类退订纠纷处置规则,消费维权机制体制不断完善。232家ODR企业直接解决消费纠纷3.85万件;首批推介“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覆盖实体店995家,“线上”“线下”消费维权同向发力。12315全年受理投诉举报21.3万件。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加强消费执法稽查,组织实施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打击侵权假冒、网络市场促发展保安全等专项行动,加大旅游、殡葬、医药等民生领域价格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计量监管,持续推进“螃蟹绑大草”、缺斤少两等水产品称重专项整治,推广消费者“手机变砝码”2.4万台。

  ——旅游市场秩序标本兼治。开展旅游市场秩序集中整治。开展涉旅购物店专项治理,推动设立100万元赔付保障资金,涉旅购物店75%实现远程监管,100%履行线下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制定购物场所、帆船票务点长效监管机制,出台涉旅重点经营主体信用记录工作指引等4项制度。

  (三)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扛起新担当

  ——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预验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联合检察院、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退赔挽损机制。出台专利奖评奖办法及实施细则,1项专利预获中国专利金奖,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6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9.5件。52件产品认定为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厦门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正式运行,入驻展示项目176个。

  ——标准引领作用有效发挥。新增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39项。推进两岸标准共通先行城市建设,累计研制160项两岸共通标准,全国首例授权台湾地区行业协会应用大陆团体标准。加快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初级标准创新型企业64家,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批准成立光电显示、两岸集成电路等2个市级标委会,发布市政、工程、环境等领域地方标准53项。

  ——质量支撑更加有力。省对市质量工作考核连续8年获A级。我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131个测评城市位居第二。质量强企深入开展,完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光电显示)试点工作;全省率先出台政策支持经营主体质量融资增信,新增省质量奖企业3家,发放“CCC免办”证明55张。质量强链成效明显,新型显示领域(AMOLED)全国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通过验收,5条产业链入选全国、全省质量强链重点项目,获批成立福建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量强区稳步推进,两个区入选首批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同安区召开质量强区大会,湖里区局与区委人才办联合出台全国首个区域质量人才政策。

  ——技术机构建设加快推进。聚焦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建设食药检院扩建暨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数智健体产品检测实验室等7个重点项目。

  (四)“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取得新进展

  ——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省对市食品安全考核连续8年获A级。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肉类产品违法犯罪、食品掺杂掺假和非法添加等专项治理。出台加强预制菜监管10条措施,修订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目录品种由44种增至60种。落实新修订《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将中型经营主体等纳入追溯系统。大力整治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出台7项指南规范,健全监管制度37项,推动247个学校食堂投入3199万元改造提升。省对市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83%,制作原创科普51篇。发布130项严于国标的供厦食品标准,其中30余项团体标准为全省首创,与“新疆品质”等3个认证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统筹药品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推动万泰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为全国首个纳入优先审评的品种。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14条措施,持续推进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备案前预指导。实施药品“四清”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有力打击各类药品违法违规行为。药品抽检合格率100%。“药械质量安全”首次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市所有26家定点三级医疗机构实现UDI(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码)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定医疗器械自动售卖机管理规定、药械网络零售合规指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自查系统上线运行,药械监管质效进一步提升。开展较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联动提升工业产品质量。聚焦儿童产品、燃气器具、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成品油、灭火器产品实现快筛、快检。发布实施全国首个质量技术帮扶地方标准,强化监管与帮扶联动,落实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帮扶全覆盖,产品复查合格率99.33%。

  ——有效遏制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扎实开展电梯安全筑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旅特种设备等专项行动,持续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全省率先完成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链条式输送工艺改造。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三书一函”制度,制发监察工作手册、电梯安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指引,以制度建设提升监管规范化水平。B类监察员持证人数由151人大幅增加至237人,举办安全监察员岗位大练兵、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竞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及作业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市场监管效能实现新提升

  ——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厦门经济特区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规定》纳入正式立法项目。完善许可证和备案管理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意见和6个配套规程。出台食品安全、价格收费、广告监管、知识产权、认证检测等工作指引、合规指引16份。加强部门协作,与厦门海关、市税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闽西南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扩容至5地市。

  ——信用监管效能持续提升。企业年报率98.36%,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构建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完成指标存量数据“清洗”。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推送预警信息8.5万条,6635家企业免于信用惩戒。开展中介服务机构及特定领域、行业的定向抽查,“双随机、一公开”更加精准有效。将信用监管信息嵌入资金扶持、专利奖评审等综合评价,9848家次企业实现信用结果正向运用。

  ——智慧监管不断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等6个新建平台上线运行。移动执法实现任务精准派发、主体多维度画像一键查询,监管态势实现局、区、所、中队及网格5级贯通。远程智慧监管拓展至药店、农贸市场、餐饮单位1890家。网络安全率先引入智能化态势感知平台,实现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自动化。

  (六)市场监管队伍展现新形象

  ——政治机关建设扎实推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迅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处级干部轮训204人次,专题宣讲141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修订完善市局党组责任清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落到实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日舆情专报机制得到市委意识形态专项督察组肯定。

  ——行风建设持续深化拓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殡葬领域腐败乱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等九项行动。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工作,召开全系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会和新入职公务员座谈会,采取“导师制”加强新入职公务员“传帮带”,组织开展非在编职工廉洁教育。

  ——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整合成立审查中心,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评定8个三星所,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开展各类培训58班次,参训人员8650人次。现有各级食品药品检查员554人,职业化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壮大。原创歌曲《药监追梦人》被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评为“声暖人心歌曲”。93个单位和个人获各级表彰,连续三年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或者药监系统执法稽查职业技能比武竞赛“团体金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所有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43号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8.0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最佳效果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5号 闽ICP备16018877号-3 网站识别号:3502000007